中国教育发展研究院
China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stitute
推动站略发展 服务教育决策
首页
学院概况
通知公告
教育资讯
资讯详情
工作动态
学术研究
会员服务
分会资讯
历年简报
教育资讯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研究
分会资讯
会员服务
学会简报
政策规划
热点聚焦
战略研究
国际视野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17
首页
>>
热点聚焦
>>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有关情况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有关情况
来源:
|
作者:
jiaoyuin
|
发布时间:
2017-07-18
|
1909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年4月19日下午,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教育“一带一路”工作有关情况。
一、《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顺利实施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印发后,教育部紧紧抓住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中,“促进民心相通,提供人才支撑”的定位,携手部内各司局、有关部委、地方共同推进,在文件提出的与沿线各国开展三方面重点合作,对接沿线各国意愿方面收获了先期成果。
(一)教育互联互通合作得到强化
在加强政策沟通方面,先后与4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其中,“一带一路”国家24个,包括中东欧8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东南亚5国(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独联体3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南亚1国(斯里兰卡);东亚1国(蒙古);北非1国(埃及)。具体情况见我们提供的详细签约清单。
在助力教育合作渠道畅通方面,根据中央部署,教育部和中央外办等部门合作起草并由中办、国办转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扩大和深化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政策支持,得到了广泛欢迎和肯定。
在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方面,教育部国际司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支持该校通过引进国外师资、公派留学、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等多种方式,使该校开设的外国语言专业在2018年达到94种,实现外语专业设置全覆盖。
在推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方面,重点组织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全面加强对沿线国家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了解和理解,为推进民心相通提供智力支撑。一是设立专项课题,共发布了141项研究课题,其中70项涉及“一带一路”的46个沿线国家。二是形成系列智库报告,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报告课题,系列报告覆盖66个沿线国家,一国一本,共计66本。
在推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方面,推动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协调世界银行编写了《关于国际教育趋势及经验的政策建议》,由我国牵头组织制定了《亚太经合组织教育战略》《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
(二) 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得以深化
在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方面,实施《留学行动计划》,2016年共选拔226名国别区域研究人才赴34个国家,选派908名涉及37门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出国培训进修。 “留学中国”品牌逐步形成。注重来华留学高端人才培养,设立卓越奖学金项目,培养发展中国家青年精英和未来领导者;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每年向沿线国家额外提供总数不少于3000个奖学金新生名额。优化来华留学政策法规环境,构建完整的来华留学政策链条,新出台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大幅提升政府奖学金学历生比例(已达90%)、加强来华留学质量建设、建立质量标准体制和质量保障机制,推动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建设不断升级。推动高校加强来华留学品牌课程、专业建设,评选出第二期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50门。
在实施“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方面,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已进入“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阶段。截至目前,经审批的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共有2539个。其中,本科以上层次项目和机构1248个,高职高专层次项目和机构928个。推动了一批示范性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括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浙江大学爱丁堡联合学院等15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57个合作办学项目。二是境外办学稳妥推进。截至2016年,我国高校已在境外举办了4个机构和98个办学项目,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4个机构分别是老挝苏州大学(2011年批复设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2013年批复设立)、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2013年批复设立)、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2014年批复设立)。开设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医药、中医针灸、中国传统武术、体育教育学、工商管理、法律、教育学、金融与投融资管理、哲学、法律、学前及特殊教育、航海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新闻及传播学等。
(三) 共建丝路合作机制得以推进
在加强“丝绸之路”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方面,2016年,人文交流蓬勃发展,各项活动举办水平达到了新高度,刘延东副总理用“非常顺利、非常成功、非常满意”给予了高度评价。2016年通过包括中俄、中印尼在内的六大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共签署86项合作协议,取得400余项成果,共有10万多名中外来宾与会参加相关活动,为我国外交健康发展进一步夯实了社会与民意基础,教育国际合作在人文交流机制平台上得到实质性推进,如中国-东盟启动实施“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千名中小学教师交流计划”等。今年将新拓展中德和中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还请媒体的朋友继续关注。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查看全文 »
上一篇:
孙其信:大学应成“一带一路”科教合作先行者
下一篇:
高教领域“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