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研究院
China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stitute
推动站略发展 服务教育决策
首页
学院概况
通知公告
教育资讯
资讯详情
工作动态
学术研究
会员服务
分会资讯
历年简报
教育资讯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研究
分会资讯
会员服务
学会简报
政策规划
热点聚焦
战略研究
国际视野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17
首页
>>
热点聚焦
>>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本科教育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本科教育
来源:
|
作者:
jiaoyuin
|
发布时间:
2017-07-18
|
741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了《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吹响了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的冲锋号。走在“双一流”建设前列的高校纷纷推出新的本科教学改革路线图,传递的不是“集体的无意识”,而是群体的自觉行动。一流的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这是人们的基本共识。
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就得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追求卓越是所有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而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更偏向于追求知识创新的卓越,也曾是世界普遍的现象。这方面哈佛大学原文理学院院长刘易斯有过深刻的反思。他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中就曾尖锐地指出:“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贮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它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所以,回归大学之道,回归大学育人的本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趋势。
毋庸讳言,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在相当一个时期,同样存在着偏重知识创造的情况。在“双一流”建设中,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没有灵魂的卓越不是真正的一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担当的是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发展提供动力的重大使命。而培养高端人才是首要的,因为有栋梁之才方撑得起国家现代化的大厦。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底座,底座不牢,大学教育就会动摇。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重新思考大学育人的本质,坚守大学育人的根本宗旨,履行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
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现在的大学生将是二三十年后社会的中坚,培养他们是为未来的国家和民族发展奠基。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治理国际化、生产智慧化的洪流中,未来对人才素质要求已经大大超越人们以往的经验。为了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许多世界一流大学也在创新本科教育方面努力开拓。大类招生就是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其目的在于冲破狭窄专业的束缚,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加宽厚的基础和自主的选择,为人才成长提供能够应对未来急剧变化世界的素质涵养。清华大学2017年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将所有纳入本科招生的专业合并为16个大类,计划入学后前1-2年打通培养,大二或大三年级时再选择专业、分流培养,目的就在于大幅提高学生的通识教育素养,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
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有更高的品质要求。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的生命线。今天的一流本科教育,以什么为衡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有一条原则是具有共识性的,这就是能够为学生的自由学习、自主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从一些大学的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方案中,我们不难看到,提高小班课、研讨课比例,推动跨学科选修、全英文授课,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课、社会实践课等各式各样的举措。它们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养成他们的德行和各种素质。一流的本科教育得目中有“人”,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只是口号,需要落到实处,而提供优质课程就是一个关键。
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有更高的文化自觉。我们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要建设的一流本科教育也应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建设中努力学习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这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扎根于中国的现实土壤,不能忘记实事求是地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大学面临的问题。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一些大学就在酝酿解决本科教育过度专业化、人文精神缺乏的问题。进入本世纪,国外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模式,逐渐被部分大学所采纳。复旦大学本世纪初提出实施文理教育,2005年推出了全校本科全覆盖的通识教育。2012年又着力打造了通识课程体系的2.0版,明确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核心课程中将培养目标具体化。在新一轮改革的行动方案中,复旦大学进一步推出“2+X”培养体系、六个维度的育人空间、本科“荣誉项目”等新元素,致力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育人系统。它是对本科教育的重塑,是更高境界、更广视野、更具前瞻性的本科教育思想的升华。
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有更高的组织活性。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大学组织的各个方面。令人欣喜的是,很多大学都把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纳入大学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之中,在系统的治理变革中理顺条线和块面的关系,推动组织的学习和适应,激发组织的活力。事实上,只有进行大学系统的再造,才能真正营构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沃土。改革再出发,更上一层楼。走在“双一流”建设前列的高校要做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排头兵、领头羊,这是为国家贡献更优质的高等教育的希望所在。
(熊庆年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一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一篇:
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
下一篇:
孙其信:大学应成“一带一路”科教合作先行者